《香港百歲老人研究》 身心健康、認知及自理能力下降 研究團隊籲加強 支援服務
 
 

如未能正常顯示電郵內容,請按這裡。

If this email does not display properly, click here.

 
 

Press Relesae 新聞稿


 
 

 
 
 

《香港百歲老人研究》

身心健康、認知及自理能力下降

研究團隊籲加強支援服務

 

 
 
 

 
 
 

 

【新聞稿2023313 香港長壽長者的數目急劇增,百歲長者人口由2011年的1,890增加至2021年的11,575人,升幅超過六倍,本港百歲長者人口比例僅次於日本。為了解他們的身心健康、社交、日常生活習慣、自理能力,以至使用醫療社福服務和在家居照顧上使用科技等情況,一個由本地及海外學者、醫護和社福專業組成的研究團隊於新冠疫情期間(20214月至20229月),以電話訪問或面談方式接觸15195歲或以上於社區居住的長者的照顧者。研究團隊今日與香港社會服務聯會(社聯)聯合發布研究結果。

受訪家庭的長者中,八成年齡介乎95-99歲,最年長為106歲;性別以女性居多,佔七成半。照顧者方面,超過五成半的年齡已屆65歲或以上,最年長的照顧者為92歲;八成照顧者為長者的子女。

香港樹仁大學輔導及心理學系助理教授劉喜寶博士:「研究團隊以世界衛生組織『健康老齡化』的內在能力模型,包括活力、行動能力、感官、心理,以及認知方面了解長者的健康情況,但他們在許多方面都較2011年第一期研究為差。隨著本港人口急速高齡化,將有數以萬計的長壽長者生活於社區,社會必須為他們提供適切服務,同時支援照顧者。」

 

長者內在能力

研究結果

活力

  • 近七成半長者有三種或以上的長期病患,例如高血壓、心血管病、白內障、骨質疏鬆、糖尿病等。
  • 五成半身體衰弱,另近四成屬衰弱前期
  • 逾兩成半需要使用五種或以上藥物

行動能力

  • 約有一半長者於以下至少一項不能自理或需要協助,包括洗澡、穿衣、上廁所、室內移動、控制大小便、進食
  • 只有一成多能夠上十級樓梯或步行三個街口
  • 近兩成在最近六個月內曾經跌倒

感官

  • 四成半長者有視力障礙
  • 近六成有聽力障礙

心理

  • 逾六成長者感覺越老越沒用
  • 逾兩成半經常感到孤單、緊張、害怕
  • 近三成出現抑鬱情緒
  • 一成出現焦慮情緒

認知

  • 逾三成半長者確診有認知障礙
  • 超過七成照顧者認為長者於最近一年認知能力下降

 

我們亦問及長者及照顧者的社交狀況,近四成長者及過半照顧者經歷社交孤立,即一個月內接觸少於兩名親屬或朋友。此外,長者大多由子女供養,其次的經濟來源來自政府公共福利金計劃的高齡津貼或長者生活津貼(這兩項津貼於20229月合併),近半照顧者表示有經濟壓力。

至於科技應用方面,照顧者使用科技照顧長者的信心和能力較高,認同科技能令生活更方便,最常用的科技產品是一些遙距監察器材,如遙控鏡頭和智能手機;也有一些檢查日常身體狀況的器材,如電子血壓計和溫度計。

香港社會服務聯會業務總監陳文宜女士:「隨著年齡增長,長者身體機能衰退難以逆轉,但適切的支援服務加上樂齡科技輔助,能夠讓長者維持一定程度的自理和認知能力,並提升照顧者照顧和護理長壽長者的信心和能力,協助居家安老和加強社交連繫。同時,今次研究結果顯示『以老護老』的情況非常普遍,年長照顧者力不從心之餘,亦負擔沉重精神和經濟壓力,我們必須從社會服務、基層醫療和樂齡科技入手,好好支援長者和照顧者。」

社聯的政策及服務建議:

  • 加強「醫社合作」推動基層醫療,促進「健康老齡化」
  • 政府《基層醫療健康藍圖》以地區康健中心為服務主軸,建議設立「地區基層醫療發展基金」,透過社會服務網絡接觸社區上有需要人士及家庭,推行預防慢性疾病及培養健康生活習慣的項目,進一步擴大基層醫療服務的覆蓋範圍。
  • 針對長期病患需定期用藥長壽長者,建議基層醫療可提供相關協助:
  • 為長者選定疾病的互助小組 (高血壓、糖尿病、骨質疏鬆);
  • 建議於地區設立社區藥房,長者及照顧者覆診後可直接到社區藥房取藥,更省時便捷。同時配套藥物諮詢等服務,增加長者用藥的遵從性;
  • 提升長者及其照顧者的健康意識及行為,當中重點包括運動、飲食、睡眠、用藥、防跌運動、社交及精神健康等;
  • 提供可負擔的健康用品/照護食品;
  • 因應長者的缺損程度及環境風險,改善家居及社區設施。

 

  • 善用樂齡科技支援家居照顧
  • 為長壽長者購買/租賃合適的樂齡科技器材,需要評估和配合長者的身體狀況、照顧者能力、家居及社區生活環境等。防跌器材(如座廁扶手、多用途扶手)能提升家居安全;行動輔助器具(如特別功能輪椅);日常生活輔助器具(如電動移位機、有輪沐浴便椅、便攜式洗頭器)能方便照顧。
  • 社聯鼓勵長者和照顧者善用社區資源,例如賽馬會「a家」樂齡科技教育及租賃服務,以可負擔的價錢租用合適的輔助科技產品,協助日常生活,支援居家的照顧。
  • 使用遠程科技、智能健康監察設備更好地管理慢性疾病,讓長者安在家中仍能與家人、治療師、輔導人員保持聯繫,達至「居家安老」及「家居復康」。
  • 《施政報告》提及將於今年第三季把「長者社區照顧服務券」(社區券)擴展至用於租借輔助科技產品,期望進一步推廣社區券計劃和樂齡科技,令更多長者充份使用服務。除了以社區券資助,透過宣傳教育工作,增加使用科技的持續性。

 

  • 支援照顧者
  • 提供多元化的照顧者喘息服務,包括暫託服務及社區互助網絡。
  • 成立「照顧者社區支援隊」,以外展形式識別潛藏在社區的高危照顧者,提供即時資訊和支援。

 

香港大學秀圃老年研究中心院士及滙智研究中心總監張筱蘭博士:「世界各地皆有百歲老人研究,香港研究團隊亦是International Centenarian Consortium的一份子,這項研究有助制訂本地高齡社會政策及服務,包括自理能力和疾病預防,改善長壽長者和照顧者的生活質素。」

 

下載研究簡報、發布會圖片、長壽長者個案短片及圖片

https://bit.ly/2023HK_centenarian_study

 
 
 

 

傳媒查詢:

 

劉喜寶博士

香港樹仁大學輔導及心理學系助理教授

Tel: 2570 7110

Email: hplau@hksyu.edu

 

 

楊德威先生

社聯企業傳訊主任

Tel: 2876 2474

Email: ray.yeung@hkcss.org.hk

 

 

*此研究項目獲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研究資助局教師發展計劃資助,研究員包括:香港樹仁大學輔導及心理學系助理教授劉喜寶博士、香港大學秀圃老年研究中心院士及滙智研究中心總監張筱蘭博士、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榮休教授陳麗雲教授、明愛專上學院湯羅鳳賢社會科學院助理教授蕭頌渝博士、東華三院馮堯敬醫院內科及老人科部門主管陸嘉熙醫生、香港社會服務聯會業務總監陳文宜女士、美國愛荷華州立大學Prof Peter Martin,以及英國倫敦帝國理工學院Dr Joseph Kwan

 

 
 


 
 
HKCSS Logo
 
HKCSS Facebook channel link HKCSS YouTube channel link Website icon link Email icon share link
 
 
 

 

 

聯絡我們 Contact Us
香港灣仔軒尼詩道15號溫莎公爵社會服務大廈13樓
13/F, Duke of Windsor Social Service Building, 15 Hennessy Road, Wanchai, Hong Kong
電話 Tel: +852 2864 2982 傳真 Fax: +852 2864 2991
電郵 E-mail: press@hkcss.org.hk
網址 Website: www.hkcss.org.hk


個人資料使用守則 Guideline for the Use of Personal Data
訂閱 Subscribe
取消訂閱 Unsubscribe

© 香港社會服務聯會 版權所有。歡迎轉載,請列明出處。
Copyright © HKCSS. All rights reserved. Welcome to reprint, please specify the source.